• 期刊首页
  • 学校概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首页
学校概况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校园新闻

  • 我校荣获省教育系统第一届文明单位称号
  • 我校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改革
  • 我校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走进老区开展实践...
  • 我校2015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收官
  • 二附院开放优质资源做实医院联盟

通知公告

  • 招标公告:2015027-安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综...
  • 中标公示:2015015-中心广场及东西南北楼自...
  • 安徽医科大学塑钢窗维修招标公告(二次)
  • 招标公告:2015023-安徽医科大学塑胶运动场...
  • 关于办理2015届毕业生校园卡余额退款的通知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6 > 01 > 信息摘要

组蛋白H3F3A和HISTIH3B K27M突变将桥脑内弥漫型胶质瘤分为不同的预后和表型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 李晓玲 ; 王行富

【摘 要】桥脑内弥漫型胶质瘤是最致命的儿童实体瘤,在过去50年里依然未取得显著的治疗进展。最近的研究表明,伴有H3B K27M突变的中线弥漫型胶质瘤可能包含不止一个生物学类型。该文回顾性研究91例经典桥脑内弥漫型胶质瘤,均经立体定位活检证实。组蛋白H3B基因突变通过免疫组化和直接测序法评估,应用芯片检测全基因表达谱和染色体异常。将患者初诊及复发时完整的MRI结果与分子谱资料和临床预后整合分析,除1例外所有桥脑内弥漫型胶质瘤伴有体细胞H3B K27M突变和(或)H3BK27三甲基化丢失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基因突变 临床预后 胶质瘤 弥漫型 组蛋白 脑内 表型 立体定位活检

上一篇:53例原发于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BCL-2基因重排的诊断与预后意义
下一篇: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问变性上皮样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——同一肿瘤或同一谱系?

        版权所有© 2010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    皖ICP备11021972号-2
        地址: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内
        邮编:230032